加入收藏
黔新网

大数据“造刀”巴渝工匠拥抱新电商蹚出发展新路

2023-03-24 14:56: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4815   

在重庆大足区龙水镇上邓家刀的旗舰店内,就摆放着一把重达400斤的传统锻打大菜刀。当然,这是一种技术实力的展示,而非用于实用。

走近这把刀面如镜的菜刀,如同古龙笔下所写,刀像月光,寒意十足。锻打出这把巨型大菜刀的便是远近闻名的重庆邓氏厨具制造有限公司。此刀耗时60多天锻造,在大足制刀史尚属首创。

邓家刀耗时60多天锻造出重达400斤的传统锻打大菜刀。殷强/摄

能锻打出这把菜刀绝非偶然,翻开尘封的历史,大足五金可追溯至晚唐。后随大足石刻的兴起,更是将五金制造业推向顶峰。其工艺也在大足地区“父传子、师带徒”中生生不息,传承至今。

如今,大足有着极具重庆地方特色的五金产业集群,享有“中国西部五金之都”“中国锻打刀剪中心”的美誉,特别是菜刀闻名全国,产量位居全国“前三甲”。而“邓家刀”便是其中的翘楚,获得重庆老字号品牌称号,也是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水小五金锻打技艺”的传承单位。

大足五金历经鼎盛到衰落,再到重新崛起。新时期,这一传承千年的古老行业,搭上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与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融合,“拼”出上百万把销量,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从传统手工作坊里走出的菜刀巨头

在邓家刀的厂房内,火光四溅,锤打之声此起彼伏。

淬火闻其声,锻打观其形。“邓家刀”历经百年,至今已达五代传人。

重庆邓氏厨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修建,是邓家刀掌门人,也是邓家小五金锻打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他自幼随父亲邓孝文打刀,在这一行一干就是40余年。

锻造一片好钢,需要两三个小时都得拿着重4斤的锤子,不停敲打在被炉火炙烤发软的钢块上。程辉/摄

当年家贫,邓修建随父入行,就在居住的邓家大院内,架起炉灶开干。起初以生产农具为主,后来转向生产菜刀。纯手工打造,条件有限,一天连轴转不停息,也只能打出四把菜刀。

“父亲告诉我,揉钢是做一把好刀的关键所在。别人家往往只用几十分钟去揉钢,而我家要花去两三个小时。”邓修建描述,钢块在手中,在不停鼓动的风箱炉子上,从黑色变为银白色。两三个小时都得拿着重4斤的锤子,不停敲打在被炉火炙烤发软的钢块上。上千锤下去,才能造出一片好钢。

当年,销售方式全靠邓修建在农贸市场摆地摊。但因品质过硬,开始积累出名声,市场需求与产能出现倒挂。邓修建便开始着眼提升产能,招收徒弟,招聘工人,作坊开始不断壮大。

长年在外走南闯北,更是锻炼了邓修建敏锐而独到的市场意识。他开始意识到,如果不挣脱传统思维的束缚,不改变小作坊式的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淘汰。因此,他把家族资源整合在一起,使用同一个品牌商标——“邓家刀”,并于2007年成立重庆邓氏厨具制造有限公司。

“既要传承,也要创新,才是老字号企业的突围之路。”在邓修建的思路引导下,“邓家刀”立足创新技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并开始引入自动化生产线,产能也开始提高,从纯手工时期的一天四把,到半自动化时期的一天三四百把,再到全自动化后的1000把以上。

产能提升,但古法传承不能丢。“邓家刀”在锻打刀具领域遵循千年历史的制作古法和选材、成型、淬火、锻打等关键程序,坚守核心技艺,保留手工安钢、磨削等操作传统,将传统手工锻打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传统技艺需要传承,它是我们家族传承的根、企业的根,也是中华传统手工业的根。”邓修建说。

创新也很关键。如今,邓家刀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3项,包括“锻打不锈钢刀磨削工艺”“锻打刀自动抛光工艺”“自动磁性沙带机磨削工艺”;此外,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等其他类型的专利更是多达百余项。

2010年12月,邓修建被认定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3月,创办的“重庆市小五金锻打技艺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市级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019年11月他被评选为重庆“巴渝工匠”。

拥抱新电商传统匠造植入互联网基因

如今的“邓家刀”工厂内,既能听到机器轰鸣,也能听到铁锤声声。新老技艺的碰撞,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日渐精进。

新老碰撞不只局限于制刀技艺,同样也进入到了刀具的销售渠道。

2011年,电商风起云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线上销售模式。邓修建是传统匠人,但并不守旧,思维不断跟随新理念、新事物、新方式迭代。此时,邓家刀抓住风口,组建专业的团队线上运营,自此拥有线上线下两条销售路线。

当拼多多开创的新电商时代来临,邓家刀也开启新风口。2018年,公司组建全新团队,正式入驻拼多多。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